其他
回顾安倍经济学 警惕“日本化”陷阱
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→ 右上角 → 设为星标 ★
在法定货币和部分准备金银行业的背景下,政府将利率降至潜在市场利率水平以下,引发了信用扩张,造成了一场以不当投资和过度消费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景气。前者(不当投资)把生产要素浪费在了消费者不那么迫切需要的经营活动上,而后者(过度消费)破坏了资本存量的补充维持。这两个过程都会损害长期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增长。
日本就是个明显例子,在实施了近30年打错算盘的增长刺激计划后,日本经济的增长前景破灭了。
在经济危机之后,日本尽其所能保持景气,维持着高企的工资和物价水平。在主要经济体中,日本是第一个从2001年就开始试验零利率政策的国家,并在2013年至2014年期间推出了量化宽松和负利率政策,作为“安倍经济学”进一步刺激增长举措的一部分。然而,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(消费)物价上涨都没有出现,因为所谓支撑经济增长的措施,实际上阻止了对不当投资和价格扭曲的清算。
在日本,传统上男人赚钱,妻子照料家务。日本有句谚语说,妻子控制着钱包的拉链,而女人则相当慷慨大方。2019年,日本男性白领平均每月仍能获得36,747日元(约340美元),用于上酒吧、餐馆和从事其他休闲活动,而他们的妻子通常不会参与这些活动。 尽管如此,美好的时光早已荡然无存。 上世纪80年代下半叶,在所谓的“泡沫经济” 期间,当日本央行大幅减息导致膨胀时,股票和房地产价格——以及工资和奖金——工薪阶层的零花钱暴涨。从1985年到1990年,股票价格和零花钱都增长了大约50%。在1989年泡沫最顶峰的时候,每月零花钱平均接近8万日元(约合600美元)。那时候,男人们每天晚上在酒吧里畅饮无度,这副景象代表着繁荣昌盛。
这表明了“安倍经济学”的不公平分配效应,即富人愈富,而其他所有人都变得更加贫穷。(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日本,也出现在了欧元区,在那里,预计克里斯蒂娜·拉加德也将遵循日本的货币政策模式。)
生产要素的错误配置永久化 首先,日本花了15年以上时间清理其各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,并向新公司开放信贷渠道。日本央行试图通过通货再膨胀来刺激经济,但却徒劳无功、收效甚微,因为银行因不良债务负担而拒绝放贷(惜贷现象)。日本央行主要通过购买日本政府债券,将其资产负债表占GDP的比例,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约4%,扩大至2018年的100%。与此同时,对私营部门信贷占GDP比重降低了约60 个百分点,回到1980年的水平(图4)。
日本虽进行了大规模货币宽松试验,却无法引发物价上涨,对于许多主流经济学家来说一直是个谜。他们提出了许多解释,包括传统的消费者节俭、风险厌恶和人口老龄化驱动的消费模式变化。和20世纪80年代消费物价和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之后、信贷热潮停止之时到来的通缩(价格下跌)压力比较(图5),这些解释仍然缺乏说服力。
日本“抗通缩战争”实际上阻止了景气时期受扭曲相关价格的调整,从而令生产要素的错误配置永久化,削弱了市场驱动的投资。自1980年以来,投资占GDP的比例下降了逾10个百分点。萎靡不振的投资不能确保待摊销折旧的资本得到完全的替代。劳动力(雇员)净人均资本存量因此自21世纪初开始下降(图6),引起了劳动生产率跌落至低于经合组织前半数国家近1/4(经合组织,2019年)以及低于美国1/3以上。
总而言之,通过连续几轮的货币扩张和赤字支出,日本公共债务总额膨胀至GDP的近240%,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景气之后,日本政府并没有让一场有治愈效果的衰退来清理不当投资。
相对价格和生产结构需要调整以适应市场需求,而这一调整的拖延所付出的代价,就是劳动力(雇员)人均资本存量的逐渐减少以及劳动生产率的稳步降低。和米赛斯的商业周期理论相符,这最终导致了相对贫困,表现为实际工资的停滞和养老金水平的下降。
推荐
欢迎读者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,了解详情加入经济学课程——“零基础 无数学 你也可以学好的经济学”,尤其是逻辑彻底,让人折服的奥地利学派经济学,助你打通经济学思维的任督二脉,享受三观重建的快感。多一个人了解经济学,繁荣就多一分保障。
一课经济学,智慧集结号